周宣王四十年,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当时,周宣王和经常骚扰周朝边境的犬戎交战,但惨败而归。就在他走到镐京时,听到几个小孩一边游戏一边唱歌,歌词是:“月将升,日将降,弓木箭袋,几亡周朝。”周宣王一听,勃然大怒,自己的国家竟然有这么反动的歌曲,马上将小孩子抓过来问是谁教的?小孩子们也说不出来,只知道大街小巷都在唱,所以听着听着就学会了。

周宣王见小孩子们说不出一二三来,就让他们离开了,但是他心里自此有了一个结,本来连着几年征战,都输多胜少,百姓多有怨言,在诸侯面前也威风不在,现在竟然有人居心叵测,编了反动歌曲,这不是明摆着是惑乱朝野嘛。
回到宫中,周宣王便召集文武百官,将路上遇到的事情说了一遍,问大家怎么看待孩子们唱的歌谣。
先是武官召虎说:“弓木箭袋,指得是战争中制造弓箭用的材料,也就是说有人想要犯上作乱,国内又会有战争了。”
周宣王听了没有说话,不过他心里也很认同召虎的话。
太史官伯阳父说:“像这种没有根据的话叫做谣言,谣言有如天机,能预知国家的未来,这首歌谣的意思是说女人乱政,为祸国家,大王要谨慎。
周宣王听了马上说:“那好说,将国内所有的弓箭销毁,再颁布禁令禁止大家制造弓箭。然后将那些形迹可疑的女人抓起来杀掉,祸事就能避免了。”于是,周宣王便将此事交给平时他最为倚仗的上大夫杜伯去办。

自从不许制造弓箭的命令发出去后,大街小巷都没有卖弓箭的人,但是偏远山区的人还不知道这条禁令。有一天镐京来了一对夫妇,男人背着自制的弯弓,女人拿着自己纺织的箭袋,可是他们还没吆喝两声,就引来了督办此事的人,男人一看情形不对,撒腿就跑,那些人见男人跑更觉得有诈,连忙将女人捆了,又拿上掉在地上的弓箭交往官府,官府一看这不就是弓木箭袋和女人嘛!便按宣王的旨意杀死了女人。
宣王知道后,认为谣言已破,于是不再记挂此事。
谁知三年后,国家举行大的祭祀,结果那天夜里周宣王做了一个梦,梦中见一女子施施然进了宗庙,先是对着周宣王大笑三声,又接着大哭三声,然后拿着周氏先灵的牌位往东而去。
周宣王从梦中惊醒,知道谣谶并未破除,马上召上大夫杜伯来问。杜伯说:“那个卖弓箭的女人已经是谣言的牺牲品,为何还要滥杀无辜呢?”
周宣王听了大怒:“依你的意思,我为了社稷,先找到妖女,防患于未然是滥杀无辜?你工作失职竟还口出狂言,来人,拖出去斩。”

下大夫左儒马上站了出来表示:“臣闻尧有九年之水,不失为帝;汤有七年之旱,不害为王。天变尚然不妨,人妖宁可尽信?您若杀了杜伯,臣恐国人将妖言传播,外夷闻之,亦起轻慢之心。望乞恕之。”
这话要是别人说,周宣王也许还会听得进去,可是左儒是杜伯最好的朋友,现在左儒虽然说的有道理,在周宣王看来,都是袒护朋友,于是他说:“你为了朋友就违抗我的命令,重朋友轻君主,这不是为臣之道。”
左儒说:“如果大王是正确的而我的朋友是错误的,那我一定会反对我的朋友而听从大王的命令;如果朋友对但是大王错,我就应该听从对的而不是听从大王错误的命令。杜伯并没有罪,大王如果杀他,天下一定认为您是个暴君。如果我知道大王错了却不劝阻大王,天下一定也会说我不是忠臣,如果大王执意要杀杜伯,我愿意和杜伯一起死。”

周宣王听了这番话,觉得左儒是在威胁自己,反而更加生气,他恨恨地说:“朕杀杜伯,如去藁草,何须多费唇舌?”于是急命人来人将杜伯拖出朝门外斩首,又对左儒说:“我偏不让你死。”
左儒也是个硬气人,想到自己在周宣王面前说过的话,回去就刎颈而死。
杜伯和左儒的死在大臣中引发了一片恐慌,大家不敢再亲近周宣王。而周宣王呢,事后也颇为后悔,觉得自己只因为一个谣言就枉杀了杜伯,又逼死了左儒,实在是罪不可恕,心里万分愧疚,又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后来竟因此一病不起,拖了三年,便追随杜伯和左儒而去。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