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母亲不顾反对,执意给女儿移植狒狒心脏,最终还是没能如愿

[复制链接]
作者: 寄君一曲,不闻曲终人散。 | 时间: 2023-6-5 08:23:04 | 母婴|
0 20

1887

主题

1887

帖子

5661

积分

研究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661
发表于 2023-6-5 08:23:0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她也曾满怀希望地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可没想到医生却给她刚刚出生的女儿下了死亡通知书,先天性的心脏缺陷不可治愈。
她绝望地将女儿抱回家,却意外得到一个电话为她带来了一丝微小的希望,移植一颗狒狒的心脏,这个想法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起初,她也觉得不可思议,但最终还是决定冒险一试,长达十几个小时的手术在医学界如同平地惊雷,这个普通的美国母亲瞬间成为全世界关注的对象。
她就是曾经冒险为女儿移植狒狒心脏的美国女人,特蕾莎.波克莱。如今,39年过去了,结局如何了?

人类自古以来对世间万物总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随之而来的则是科学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然而纵观世间万物却可发现,其实人类是最为脆弱的一个生命体,蚂蚁虽渺小但只有粉碎它才能彻底摧毁,花草虽然活不过严冬但春暖花开后依旧能焕发勃勃生机,可人类赖以生存的却是那一颗约250克的心脏,只有它不停跳动才能保证生命的存在。
然而就在1984年10月14日,在美国加州巴斯托医院,特蕾莎·波克莱被告知她刚刚十月怀胎拼尽全力生下的女儿,是一个先天性心脏发育不全的孩子。
她的左心室几乎无法正常运转,离开母体后半颗心脏根本无法满足供养需求,也许过不了几天这个幼小的生命就将告别人世。
当时,特蕾莎已经有一个两岁的儿子,怀孕后得知是个女儿时一家人都十分兴奋,儿子也一直在期待着妹妹的降生。
所以,听到孩子有可能活不下去的时候,特蕾莎根本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央求医生无论如何都得帮帮她。
巴斯托医院也理解他们的心情,但属实无能为力,只好建议特蕾莎带孩子去洛马林达医院试试。
洛马林达医学院在美国有着颇高声誉,特别是在婴幼儿疾病研究和治疗方面有着丰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经过专家集体会诊后,他们遗憾地告诉特蕾莎,救治孩子的唯一办法是心脏移植手术。先不论如此高难度的手术在一个仅出生几天的婴儿身上能否成功,单从供体上来说希望就十分渺茫,因为全美当时都没有婴儿心脏的供体。
洛马林达医学院的确诊无疑给特蕾莎的女儿判了死刑,但又不忍看他们一家绝望的眼神,便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保守的方法。
医院可以利用医学手段尽可能延长孩子生命,但她只能待在保温箱里,浑身插满管子,但最后依旧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
不过,最终经过权衡,医院还是建议特蕾莎把孩子带回家,珍惜跟她在一起的宝贵时光,最后让孩子安安静静地离开。
眼看希望不大,悲伤的特蕾莎听从了医生的建议,把女儿抱回了家,并且为她取名史蒂芬妮·菲伊·波克莱。
回家后,特蕾莎一分一秒都不愿跟女儿分开,甚至彻夜不眠地看着,同时还为她拍了很多照片。
没过几天,菲伊就变得十分虚弱,醒着的时候并不多,甚至没有嘹亮的哭声,经常喘不上气,似乎死神就立在她的床头,时刻等着将她带走。


对于心脏移植手术这件事,特蕾莎也不再抱有任何希望,人类首次成功完成这项手术是在1967年,但是患者只活了18天就因为强烈的排斥反应去世。
虽然1981年环孢素的成功发明为心脏移植手术开启新的纪元,但也仅限于成人手术,在婴幼儿身上还没有过成功经验,更何况连供体都没有。
就在特蕾莎一分一秒倒数着自己和菲伊太过浅薄的母女缘时,一个名叫伦纳德·贝利的人给她打来电话,为她提供了一个天方夜谭的治疗方案。
伦纳德·贝利25岁毕业于洛马林达医学院,此后一直致力于婴幼儿心脏病治疗的研究,并发表过多篇论文。
80年代初期,美国医学界掀起了一股异体器官移植的研究热潮,科学家曾多次尝试在不同动物间进行器官移植的试验,以此探寻异体移植的可能性,希望有一天真的能实现用动物器官代替人类器官。
伦纳德·贝利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婴幼儿心脏移植。为此,他做过200多例相关实验,并且成功将绵羊心脏移植到山羊体内,让山羊存活了一个多月。
所以当他看到菲伊的病例后,便立即联系了特蕾莎,希望可以通过移植一颗狒狒的心脏挽救菲伊的生命,如果手术能够成功,人类医学史将迈上新台阶。

最初听到这个消息,特蕾莎震惊不已,甚至一度觉得伦纳德·贝利是个骗子,家人甚至有些愤怒,他们认为这种医疗方案无疑是让菲伊成为一个“人面兽心”的怪物。
虽然狒狒在某种程度上是与人类最为相近的灵长类哺乳动物,但毕竟是动物,就算不考虑手术风险,哪怕真的有奇迹发生,他们一家也会面临前所未有的舆论压力,存活下来的菲伊也注定要面对坎坷的成长过程。
一边是可能面临的非议,一边是生的希望,特蕾莎摇摆不定,于是她决定亲自去洛马林达医学院见见伦纳德·贝利。
深入了解了贝利博士的医疗方案和他此前的研究成果后,特雷萨决定再给女儿和自己一个希望,即便这个希望十分渺茫,即便未来的困难无法预见,她也要试试。
做出这个决定后,特蕾莎和伦纳德·贝利都面临着各方的强大压力,特蕾莎家人依旧反对接受手术,他们不希望菲伊短暂的生命还要遭受如此高风险的手术,甚至为此承担巨大的痛苦。


伦纳德·贝利博士也因为这项冒险的临床手术在医学界备受关注,许多同行专家都不同意他这么做,他们认为当时的异种移植研究根本不成熟,甚至在很多不同动物之间的试验都没有成功,在这样的情况下贸然实施手术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但即便如此,伦纳德·贝利和特蕾莎依然坚持。随后,特雷萨签署了一系列书面文件,将女儿活下去的希望交到了伦纳德·贝利手上。
伦纳德·贝利先是找来六只雌性狒狒,为它们做了全面指标检查,包括x光、器官结合试验以及最关键的HLA指标测试和免疫学测试。
其中后两项是最关键的环节,在人体器官移植手术中,很多病例都是因为免疫系统的强烈抵制造成排斥反应,导致最终失败,而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无法被干扰和改变的。
最终伦纳德·贝利挑选出了一只各项指标都与菲伊很契合的狒狒,并确定了最终的手术方案。
10月26日,菲伊出生12天后,她再次躺在了手术台上,而此时的菲伊已经十分虚弱,她仅剩的半颗心脏也快要停跳了。
手术刚一开始,菲伊的体温就急速下降,但是当场所有人连紧张都不敢,他们必须分毫不差地完成整台手术。

手术持续了将近十个小时,随后手术室门口的灯悄然熄灭,伦纳德·贝利走出来兴奋地告诉特蕾莎手术十分成功,那颗狒狒的心脏已经在菲伊身体里有节奏地跳动起来,并且没有出现任何排异反应,随后菲伊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
特蕾莎以为她一直祈祷的奇迹真的发生了,但没想到只是空欢喜一场。术后的第一天平稳度过,之后的几天也都相当顺利,伤口没有任何感染的迹象,菲伊的脸色也渐渐红润起来。
随即,这例史无前例的异种移植手术瞬间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媒体蜂拥而至将医院围得水泄不通。
然而,伦纳德·贝利和特蕾莎根本顾不上那些,因为菲伊的奇迹仅仅维持了11天就结束了。
11月6日,菲伊出现了食量锐减、呼吸急促的问题,各项生命指标都不同程度出现不稳定的浮动。
伦纳德·贝利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但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三天后情况继续恶化。到了12日,菲伊身体里的狒狒心脏开始出现了明显的排斥反应,菲伊也出现了呼吸困难,几度昏厥。
终究,她还是没能挺过来。11月15日,医院宣布菲伊死亡。


菲伊虽然死了,但伦纳德·贝利的研究却没停止。为了找到排斥反应的原因,他对菲伊的尸体进行解剖化验,最后发现他忽略了血型问题。
原来,那只心脏的供体狒狒是AB血型,但菲伊却是O型血,所以很有可能是心脏移植后,菲伊体内的免疫系统对AB型血发起了强烈抵抗,最终导致了移植器官被排斥损毁。

随后,伦纳德·贝利对特蕾莎表示了诚挚的感谢,正是因为她的勇气和抉择,让菲伊这则病例为器官移植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料和临床经验。
虽然种种迹象表明异体移植的时机依旧不够成熟,但菲伊能成功存活十几天已经算是奇迹般的进步。
同时,在医学界这台手术也具有史无前例的实践意义。不过,却在社会上却引发了强烈的舆论纷争。
有人对特蕾莎将女儿送去做医学实验的行为无比愤慨,强烈谴责特雷萨不应该让菲伊短暂的生命还要遭受如此大的痛苦,最后还以“人面兽心”的状态离开人世。

还有动物保护组织认为,为了人类的生存就要随意牺牲一条狒狒的生命,这明显就是人类作为食物链顶端生物的高傲和对其他物种的蔑视,甚至还谴责伦纳德·贝利这样的医生跟那些盗猎者没有什么不同,同样对动物的生命视若罔闻。
还有人觉得这样的手术有悖人伦,即便未来这项研究能够顺利破解各项难题,并且成功运用到临床上,病人又愿不愿意让自己的身体里放进一颗动物心脏呢?
从伦理学上思考,当人体里跳动着一颗动物心脏,这样的人到底还能不能算是一个人呢?

对于这些讨论和质疑,特蕾莎选择了回避。她安顿好菲伊的后事后,悄然退出了公众视线。
而伦纳德·贝利医生则坦言,自己作为一个医生,首要的使命是要拯救人类生命,并为人类医学进步不断探索实践,争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至于其他的并不在他的考虑范畴内。
与此同时,菲伊的去世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婴幼儿器官移植的强烈关注,婴幼儿器官捐赠的数量明显增加,还有民间团体为此进行义务宣传。因此,更多的婴幼儿患者因为及时接受器官移植手术成功活了下去。
如果从这些效应上看,特蕾莎当年做出的决定在某些医学领域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她则会用一生去纪念那个仅仅陪伴了她不到一个月的女儿。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