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中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真能代表当时所有贵族吗

[复制链接]
作者: 倾听雨落 | 时间: 2023-6-1 22:05:01 | 历史|
0 47

2942

主题

2942

帖子

8826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8826
发表于 2023-6-1 22:05:0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曹刿论战》被编入了高中课本,其中有一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句话直译过来就是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不能做到深谋远虑不能真正为国家做事。
史籍文物是反映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从曹刿的这句话我们可以窥见当时大概的历史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况,也能对“食肉”的贵族阶层探讨一二。

◆个人通俗分析: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前一句话是“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意思是“国家有吃大鱼大肉的人谋划就够了,你又要瞎凑什么热闹?”
从乡人的话中能看出他们只把自己当做一个被支配者,国家大事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可以高高挂起的事情,其实这种思想贯穿了中国的整个封建社会和奴隶社会,为什么曹刿说肉食者不能谋呢,我们先来看一下春秋战国的贵族阶层。
具有广泛的血缘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依然有西周的遗风,在政治领域沿袭着“周天子-诸侯王-大夫-士-平民”的结构,周天子的地位虽然在日趋衰弱但是诸侯王和大夫的势力依然牢不可破。
春秋战国就在各个国家的领导阶层带领下不断改革和前进,虽然不同国家间的贵族已经有了各自不同的利益,但是归根到底他们的血脉都归在了周天子那里,所以他们也都算关系日趋疏远的亲戚。
贵族的身份是由自己身上流的血确定的,他们从生下来就是肉食者,他们从生下来就不懂得竞争和底层百姓的命苦。
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晋国的公子重耳,他在外颠沛流离了几十年,但是重新回到晋国他依然是风光无限的晋文公,而且晋国的二把手卿大夫也没有任何异议更没有篡位的想法。
退一步讲,即使卿大夫做着“晋公”的梦,温顺的百姓也会起义,合作把他从王位推下去,这就是血缘的魅力,从上到下的人都会认。

文化的教育和高贵的道德
孔子曾说:“我十五而志于学。”
孔子是乐学之人,古代男子也都是崇尚早成才,在十五岁时早已经成家又立业。孔子之所以十五才志于学是因为他在十五岁才成为名义上的贵族,才有资格去志于学,春秋时期的贵族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
中国贵族文化的当头一字便是“礼”,他们被“礼”所保护,也崇尚礼制。
举一个最赤裸裸的例子,他们在战争场上都要恪守战争礼节。我们对于战争的理解通常是兵刃相接,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既血腥又混乱,如若你清楚贵族之间的战争恐怕会十分惊讶。
(1)当时以车战为主,所以会先选择一个开阔平坦的地方,然后在两边摆开阵仗。
双方会互相派遣使者,而且使者会在敌国受到优待,会被敲锣打鼓的欢迎还会以好酒好菜相接待。开战以后还有战争的规则,先派人单挑,射箭都要你来我往,一人一箭,十分友好。
(2)贵族也不是好当的,需要学习很多的本领,其中最基本的六艺就是“御,书,礼,乐,射,数”贵族需要样样精通,其中的射御就是为出战所准备的,因为在当时上场作战也是贵族所独有的。
贵族在精神上也十分的丰富,他们崇尚道德崇尚自由有独一份的贵族绅士魅力,绝对不是现在开豪车喝花酒动辄就对人喝来唤去的暴发户。当时的贵族才是刘梦溪刘老笔下的真贵族。

高雅的审美意识和生活品味
有一些人他本就拥有一些东西他把这些东西当做寻常之物,他不会因为此而哗众取宠,他注重感受而不即兴呼演,贵族以超越的品格、内心的尊贵淡定、不流庸俗粗俗的雅典引领行为去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品味。
而且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和我们潜意识中所想的古代官员是不同的,官员多了一份世俗多了一份贪婪,苦学十年登上梦寐以求的官位,他们恨不得骑着高头大马一日望尽长安的花,像一个现代版的暴发户一样,眼睛只会俯视,忘记了尊重和曾经。
但是贵族不同,从小的教养使他们谦逊有礼,他们尊重礼制对任何人都彬彬有礼。那是的贵族像是冰冷的月,他们看似高高在上和普通人云泥之别。
但他们身上的柔和的光却可以照到每一个人的心里,让你从心中生出一分敬佩和尊敬,这时你不会抱怨为什么他含着金汤匙出生,你会觉得那是从血液里灌输出来的尊贵。
◆贵族的特质在上文已经说得很清楚,看似人畜无害,但为何又会给出那样的评价呢,这大概有两个原因:
第一:作为统治者和上场作战的统治者不知战争的残酷,没有多少的胜负欲,更没有体会过战争的失败会带来怎么样严重的后果。
只有退无可退才会绝地反击,只有真正面临过绝望才知道光明的珍贵。战争虽然会有利益的争夺虽然也会有贵族所追求的东西,但于他们而言最重要的还是权利和金钱。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即使是作战他们也会采取最为保守的方法。
只要不会输或者说不会输的很惨,都是他们可以接受的结果,毕竟天塌下来有诸侯王顶着,他们只有有自己的身份,身上有足够的钱财,即使被灭国他们也不会有多坏的结果,也可以在别人的名下过自己惬意的小生活。
但是下层的百姓是不一样的,你是鲁国的人民,鲁国的诸侯王可以觉得你是那个支撑他国本的亲子民,但如果鲁国灭亡被别的国家统治了,你将会被打上战败国的名义,你本就是一个卑贱的民,但之前和你平等的别国的民现在都可以骑在你头上,而你也会承担最重的赋税和劳役,让本就艰难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战争虽然是贵族之间的,但最后最大的受害者是人民,所以没有那么多忧虑的贵族自然不会殚精竭虑的去获取胜利。

第二:曹刿确实有能力而且有属于自己的私心。先谈一下曹刿的私心,曹刿属于一个乡人,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诸侯间开始了混战,他们都认识到了人才对本国的重要性,于是都开始礼贤下士广纳人才,许多草根咸鱼有了机会,做出贡献就有机会咸鱼翻身走上贵族之路。
从这也可以看出当时的礼崩乐坏和贵族奢靡生活对于一般人的吸引。再有就是曹刿的军事指挥实力了:
《曹刿论战》有多处都提到“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以及“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这都可以看出曹刿的计谋,也确实有了一个很好的结果。

◆结语:
《曹刿论战》的前半部分是王上和曹刿的对话,曹刿从一个草民的角度对上层贵族进行发文,我们就可以看到两个不同的阶级在同一件事上在意的点是不尽相同的。贵族的好生活和手中的权势注定使他们拥有不同的心性,也会和尊他们为贵族的普通百姓产生一定的隔阂。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