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席话助力秦王拿下巴蜀,为秦国南征北战,而后神秘消失

[复制链接]
作者: c9Pd7kV32fbH | 时间: 2023-5-26 20:11:52 | 历史|
0 41

2985

主题

2985

帖子

8955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8955
发表于 2023-5-26 20:11:5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一席话助力秦王拿下巴蜀,为秦国南征北战,而后神秘消失
(/文花开无田/图网络图片,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必删)
在战国时期,诞生了一大批的纵横家。而所谓的纵横,则是基于秦国、楚国、燕国、韩国、魏国、赵国、齐国七个大国之间的地理位置。其为秦国位于西方,而山东六国则位于东方,六国联合抗秦,南北连成一线,是为合纵,而与秦国联盟,东西连成横线则就为连横。

而在这些连横家与合纵家中,除了我们人尽皆知的挂六国相印的苏秦和张仪以外,还有一位在当时更是凭借一席话,力挫苏仪,让秦惠文王决意拿下巴蜀,这也直接助力秦国扫除后顾之忧,进一步为秦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337年,秦国在经历了商鞅变法之后,日渐强大,而也就是这一年秦昭王病逝秦惠文王继位。虽然秦惠文王上台第一件事就是诛杀商鞅,但事实上商鞅变法早就根深蒂固,成效卓著。而秦惠文王也自然是雄心勃勃,积极扩张。

而当时风头更胜的张仪为秦惠文王献上连横之策,希冀通过破坏苏秦建立的六国联盟,然后各个击破,达到吞并天下的目的,趣味相投之下,秦惠文王,第二年便任命张仪为宰相。
对此《史记李斯列传》中是这样表述的,“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

而秦惠文王为了东进,便进一步加紧部署兵力,首先对魏国作战,更是通过几年战争,逐步控制了黄河中游地区,而在公元前333年,秦国公孙衍逼迫魏国献出阴晋给秦国,随后更是于前330年,夺取魏国河西地,在张仪成为秦相之后,进一步对魏国实施了恩威并施,军事与外交并举的方针“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史记·张仪列传》”,进而在公元前324年,攻取陕城,至此也就是直接完成了对秦国北部战略环境之下的构想,并且跨过黄河天险,进可攻退可守。
而张仪也是风头一时无两,期间更是将原来秦国大良造公孙衍逼走。但此时的秦国也正处于一个关系微妙的时刻,是继续与山东六国周旋,还是继续扩张呢?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也就是在公元前316年,秦国西南边陲传来消息,位于秦国西南的巴国与蜀国互相不合,巴国。蜀国纷纷向秦国求救。而此时的决策者秦惠文王却犹豫不决。而作为宰辅的张仪则坚持的主张先攻打韩国,若此才能“下兵三川”,“更诛周王之罪”,也只有如此才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此以达到屈服六国的目的。
事实上这种战略构想而言,有可取之处,但对于当时已经成为六国眼中钉的秦国而言,所需的战略储备更多,兵员占比更大,而且韩国之地处于兵家必争之地势必引起东方六国的联合,但碍于苏仪的地位,秦惠文王也一时间不能做出决定。

而此时,这位纵横家出面进谏,司马错,还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八世祖,但他更是一位出色的战略家,他的这一个举措直接为秦国扫清了后方的后患之忧,为秦国能够安心处理东方六国,预留下了战略空间。他指出:“不若趁巴蜀之乱,夺取巴蜀,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史记·张仪列传》”。言简意赅的指出了夺取巴蜀的好处与利弊,更在《华阳国志·蜀志》忠记载了他的最终战略构想: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
而也正是听从了他的战略构想与宏伟蓝图,秦惠文王决议攻取巴蜀,在利用计谋诓骗蜀王建设好了石牛道之后,秦军一举而破。在夺取巴蜀之后,张仪被任命为蜀郡守,更是移民蜀地,一时间蜀地迅速发展,兼之蜀地远离东方六国,更是成为秦国安全的后勤保障基地。

而司马错作为一名出色的纵横家,在帮助秦慧文王做出此类决定之后,更是所历三朝,在公元前301年,秦昭襄王六年,平定了蜀地叛乱。而期间在侍奉秦昭襄王的几十年间他更是南征北战,讨伐魏国,攻伐蜀地,所立战功赫赫。但是却在公元前280年,逼迫楚国献出汉水以北及上庸之后,神秘消失,再无记录。
参考资料:《史记》、《战国策》、《华阳国志》等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