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为何在魏惠王时期走向了衰落?只因他放走了这几个人

[复制链接]
作者: Biggruffbear | 时间: 2023-1-26 00:19:59 | 历史|
0 38

2878

主题

2878

帖子

8634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8634
发表于 2023-1-26 00:19:59|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战国初期,魏国曾在风云变幻的大争之世中遥遥领先,由于率先实行变法,魏国在魏武侯时期一跃成为战国时期最强的国家,当时的魏武卒,百战百胜,令其它国家为之胆寒,一时之间天下无人与之争锋。因为强大的军事实力,战国初期的魏国成了当时名副其实的中原霸主。
魏武侯去世后,给他的儿子魏惠王留下了一个巅峰的国家。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及经济实力,魏国如果正常发展下去的话,最后统一六国也未尝没有可能。但魏武侯估计怎么也不会想到,巅峰时期的魏国仅仅只是昙花一现,便很快在魏惠王的手中衰落了下去,再也难以回到昔日的辉煌时期。

因士人而兴,因士人而衰的魏国
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魏文侯魏斯作为魏国的第一任君主登上了历史舞台。
作为开国之君,魏斯有着极为宽广的胸襟,他求贤若渴,尊孔子的学生子夏为师,在他的帮助下,子夏创立西河学派,而魏国初期能够崛起,正是得益于西河学派中的士人。
子夏有两个著名的学生,一个叫李悝,一个叫乐羊,前者主导了魏国初期的变法,后者则攻灭了当时魏国最大的威胁中山国。在李悝的领导下,魏国一扫国内弊政,国家一片欣欣向荣;乐羊攻灭中山国之后,魏国国土向北拓展,国家实力大增。
而将魏国带到巅峰的士人,则是战国时期大名鼎鼎的吴起。与李悝、乐羊一样,吴起也出自西河学派,只不过因为杀妻一事,吴起的名声不是太好。

但独具慧眼的魏文侯发现了吴起的不寻常之处,他任命吴起担任西河郡守,主持军队的日常训练。吴起不负众望,在他担任西河郡守期间,一手创建了驰名天下的魏武卒,吴起带领这支魏武卒南征北战,东亡齐,西攻秦,攻城掠地,一举将魏国带上了巅峰,魏国也因此被周天子册封为诸侯。
因为魏文侯的求贤若渴,胸怀宽广,魏国得到了天下士人的认可,不少士人纷纷前来效力魏国,西河学派成了天下士人的聚集地。
但这一切,自魏武侯继位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在魏武侯的眼里,他打心眼里瞧不起这些士人,认为士人都是贫贱之人,就连当时的西河学派的中流砥柱田子方,魏武侯依然出言讽刺,最终使田子方愤而离魏。对魏国有着大贡献的吴起,也因为得不到魏武侯的信任,最终被公叔痤陷害而离开魏国。
随着士人的大量离开,魏国的衰落已经初现端倪。

将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的魏惠王
魏武侯去世后,他的儿子魏继位,是为魏惠王。
魏惠王接手后的魏国,依旧是战国七雄中的霸主,因为魏武侯在位时期的开疆拓土以及魏武卒的存在,魏国依然保持了巅峰的实力,魏惠王初期的魏国依然是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但魏惠王估计怎么也不会想到,因为他的骄傲自大,魏国先祖所积攒下来的家业将毁在他的手中,再也不能与以前相提并论。
放走商鞅—为魏国酿成大患
公叔痤是魏国的第二任相邦,他手下有一位中庶子,此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商鞅。公叔痤去世之际,曾告诫魏王,商鞅有大才,如果不能为魏国所用的话,那就请魏王杀掉商鞅。

但骄傲自大的魏惠王认为公叔痤老糊涂了,并没有听从他的告诫,而是对商鞅充满了不屑,最后任由商鞅离开魏国,来到了秦国。
研修法家之学的商鞅在秦国找到了他的用武之地,他与秦孝公惺惺相惜,二人联手开展了战国时期最为轰轰烈烈的变法—商鞅变法。
在商鞅的主持之下,秦国由原来的积贫积弱变得兵强马壮,被山东六国视为蛮夷的秦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长了起来。此时的魏惠王没有意识到,魏国的危险正在慢慢降临。
经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国力大增,于是开始了收复失地的复仇之路。在商鞅的带领下,秦国分别在第三次、第四次河西之战中击败魏国,收复了一部分被魏国夺取的河西之地。

与庞涓联手陷害孙膑—马陵之战中魏国的筋骨被打断
孙膑与庞涓本是师兄弟的关系,但心胸狭隘的庞涓担心才华横溢的孙膑为齐国所用,于是假惺惺地将孙膑邀请到了魏国。不知情的孙膑以为他将要去魏国大显身手,但他没想到的是,等待他的将是一个又一个的陷阱。
孙膑去了魏国之后,在庞涓的谋划下,孙膑被诬陷为齐国间谍,魏惠王知道后,不加分辨便对孙膑处以极刑,可怜的孙膑脸上不仅被刻了字,连膝盖骨都被挖了去,成为了一个废人。
被陷害的孙膑心里充满了对庞涓、对魏国的仇恨,他发誓要报仇。或许是孙膑所遭受的苦难感动了上天,不久之后一位齐国的使者将他带离了魏国,来到了齐国。
从孙膑来到齐国的那一刻起,魏国的命运便已经注定了。
公元前344年,魏国以庞涓为主将,发兵攻韩,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事,前去相助韩国。

此一战,孙膑采取“围魏救赵”之策,先后在马陵、桂陵大败魏军,魏军主将庞涓自杀,魏军十万主力全被歼灭,魏国受到重创。
魏国公孙衍、张仪、范睢等大才先后为秦国所用,有苦说不出的魏惠王
公孙衍原是魏国人,在初期也曾为魏国立下了一定的功劳,此人之才能,在战国时期也是数一数二,但因为种种原因,公孙衍来到秦国任职,被秦惠文王任命为大良造。
公元前333年,公孙衍率大军攻打魏国,此时的魏国既缺精兵,又缺良将,难以抵挡秦国的强大攻势,只好割地求和。此后,公孙衍又率军攻魏,在河西一战斩首魏军八万,俘虏魏军主将龙贾,黄河以西尽归秦国。

公孙衍之后,魏人张仪担任秦国相邦,秦惠文王采取张仪连横之策,不断蚕食瓦解魏国领土,到魏惠王晚年,魏国土地700里尽归秦国。
提出“远交近攻”之策的范睢原本也是魏国人,在魏国期间,他怀才不遇,空有一身才学,却难以得到发挥,后又被魏国相邦魏齐诬陷为间谍,受尽屈辱后,辗转来到了秦国。
来到秦国的范睢提出了“远交近攻”,深受秦昭襄王重用,为秦朝统一天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结语
终魏惠王一朝,魏国一直源源不断地向秦国输送人才,秦国成了士人的乐园。像商鞅、公孙衍、张仪、范睢等人,魏惠王但凡重用一个,魏国也不可能衰落那么快。但或许冥冥中自有天命,这些原产于魏国的人才与魏国失之交臂,最终为他国所用,成了魏国衰落的推手。
从接手一个巅峰强国到一蹶不振,魏惠王亲手将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亲手将魏国带入了低谷,直到魏国灭亡。
关于战国时期精彩纷呈的故事,《史记》中都有详细的记载,不过全文言文版的大家读起来多少有些障碍,且枯燥无味,下面我给大家推荐的这本《史记》,集合了文言文版《史记》的所有精华,所有人均可以无障碍阅读。
想要了解更多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就从下面这本《史记》入手吧,只需要60元,就可以收获诸多的知识,赶快入手吧。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