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笔记
生活
美食养生
求职招聘
新闻
时光记忆
恋恋爱
科技
电脑
手机
其他
文化
读书
历史
心得
艺术
汽车
旅游娱乐
NBA
自驾游
徒步骑行
明星八卦
旅了个游
搞笑
游记攻略
美景分享
随手拍
城市风光
英语
英语家园
英语学习
每日一句
夜读听书
搜索
快捷导航
登录
注册
ဆ
热搜词
活动
交友
discuz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文化
+关注
+发表新主题
家校共育,悄现“海淀现象”
[复制链接]
作者:
Kanna Jeyaseela
|
时间: 2022-5-15 03:32:23
|
读书
|
0
94
Kanna Jeyaseela
当前在线
积分
4803
窥视卡
雷达卡
Kanna Jeyaseela
1601
主题
1601
帖子
4803
积分
大学生
大学生, 积分 48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7 积分
大学生, 积分 48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7 积分
积分
4803
发消息
发表于 2022-5-15 03: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今年1月1日起施行,中国父母正式步入“依法带娃”时代。
2021年11月,海淀区教委发布了《
关于建立“海淀家长学校”的工作方案》下文简称《方案》,“海淀家长学校”正式成立。
《方案》中明确,健全家庭教育的工作机制。以区、学区、学校为三个层级,建立一个多维度多主体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网络,建立各层面开展和支持家庭教育的责任清单,为学校、家长、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供切实的支持和帮助。
专家表示,
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根基,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让家事上升为国事。 “海淀家长学校”的成立,是《家庭教育促进法》、“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是对社会关切的精准回应,是北京市首个区级家长学校。
“海淀家长学校”作为虚拟机构,挂靠在海淀教科院,以指导服务为切入口,研究与培训相结合,辅导与交流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推动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稳步发展。
01
“家庭教育大讲堂”开启,百万人次家长受益
海淀区积极加强统筹协调,完善联动机制,凝聚工作合力,针对家庭教育痛点、难点,根据家长和儿童的需求,选择、购买、培育一批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建设丰富多样、高质量课程资源库,开展形式多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庭教育指导培训,以课程推进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法。
去年12月,海淀教科院与永定路学区管理中心于12月举办“海淀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大讲堂”第一讲,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教授详细讲解“父母如何承担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与西三旗学区管理中心联合举办第二讲,“知心姐姐”卢勤老师为家长们带来“让每个孩子都精彩”的精彩讲座。
海淀区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大讲堂”家长培训工作,作为海淀家长学校重要工作,由海淀教科院德育心理中心负责培训工作的实施及培训管理。此专项工作以服务与培训相结合,辅导与交流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2021年12月至今持续推动全区中小幼家长培训工作稳步发展。
另外,海淀教科院启动的“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项目,面向全区中小学教师,是为提升区域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化水平,夯实家庭教育指导核心力量而开展的重要工作。海淀教科院调动和整合本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开发并发布《海淀区中小学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提升课程纲要》, 系统构建海淀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科学普及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提升教师从事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海淀教科院吴颖惠院长于12月24日,以《家庭教育导论——为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体系而努力》为主题率先开讲第一课。
02
赋能家长学校,学区“各显神通”
据了解,
海淀家长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问题需求为导向,总体规划,健全区级 -学区 -学校“三级家长学校体系”,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探索家校社共育运行模式,构建三级联动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着力推进五项目标,六项行动,形成区域学校、家庭和社会多元协作、深度合作的区域家庭教育工作新格局,共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为推进海淀家校共育新格局的形成,海淀各学区纷纷“各显神通”——
紫竹院学区
紫竹院学区地处紫竹院街道和甘家口街道,2018年3月9日,率先成立北京市首家学区级家长委员会,6月14日,学区“学校-家长合作指导中心”正式揭牌。
紫竹院学区采用“互联网+”自主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大班培训与一对一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传统家长学校的跨越式升级。线上家长学校包含6大模块、14个一级指标,72个二级指标,做到了1-12年级全覆盖。
永定路学区
海淀区永定路学区自成立以来,深入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积极探索学区家校社共育体系,在市级德育科研课题的引领下,开展系列线下家庭教育大讲堂、班主任研修、家长沙龙等活动,并重点推出了“家庭教育线上微课”。学区微课项目受到广大家长普遍赞誉,产生了积极社会影响,2021年相继评为“海淀区终身学习品牌”和“北京市终身学习品牌”。
“家庭教育线上微课”是学区统筹运用社会教育资源,依托互联网平台,面向家庭、学校和社区提供教育指导服务的系列课程。2019年以来,学区连续3年开发3季主题课程,每季36节,共计108节。本课程着眼于孩子的习惯培养和品格塑造,旨在构建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实现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
家庭教育微课经过3年的探索实践,受众范围逐年扩大,广泛覆盖学区内外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家长群体,目前阅读点击量已达3万余人次,受到社会广泛认可。
中关村学区
自2018年开始,海淀中关村学区就启动了“家校大讲堂”项目。
2018年,中关村学区家校大讲堂活动成功举办11场讲座,3500多名家长亲自参与,满意率在95%以上。
2019年,共举办11场讲座,惠及10所学校4000多名家长,家长满意率接近100%。
2020年疫情背景下,学区创新家校讲堂模式,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6次公益微讲堂,13546余人参与学习。
全面复课后,学区利用“互联网+”推出了“中关村学区家校云讲堂”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内容,共开展了8次家校云讲堂,惠及家长65185人次。
2021年双减背景下,家校(园)云讲堂活动仍在蓬勃开展,培训受益人群达8万人次,再创历史最高。
万寿路学区
2016年万寿路学区委员会成立,每学期组织召开资源统筹会议,与驻区单位和各社区书记一起沟通实践活动的安排和保障,开发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在每年9月召开的学区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对家校共育楷模给予表彰。区域内家校社协同共育形成了良好态势。
海淀学区
海淀学区管理中心地处海淀街道,先后成立了“海淀学区家校社协同育人委员会”“海淀学区家长志愿团”“海淀学区家长学校”。
目前,海淀学区开发的“聚享”资源课程体系,以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出发点及依据,从内容、服务主体、资源类型三方面构建三维立体模块,分为“润涵养、启智慧、修性情、健身体”四大领域,形成“京西稻、邻家工坊、成长护航”三大课程体系。
温泉苏家坨学区
温泉苏家坨学区由原温泉学区、苏家坨学区合并而成。2020年一年的时间,开展劳动教育校外活动二十余场次,稻香湖里插水稻、果树地里疏果剪枝、非遗城里志愿服务、大西山里红色之旅…..
今年,学区为了更好落实五育并举,推出《踏寻西山·润育心灵》温泉苏家坨学区中小学生实践活动指引,以及西山好少年评价手册。
03
“促进家校共育,学校在行动”
海淀区教委要求,强化学校主阵地功能,指导中小学每学年制定家庭教育工作方案,科学组织开展、策划和实施家校社共育活动项目,每学年各年级至少组织6次家长学校活动(每学期至少要开展1-2次专题培训或讲座),营造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围。
为了更好地落实“家校共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不少学校都纷纷亮出“大招”,现摘录部分典型学校的做法:
北京市十一学校
据了解,十一学校一直重视家校共育工作,并且推出“原点家长营”,学校通过“原点家长营”设计了一系列家长课程,对家长在亲子沟通、自我成长、和谐家庭构建等方面提供系统支持。并且
根据家长的需求,研发的沟通类、培训类课程,比如,针对初一的新生课程和针对毕业年级的心理自助课程。“原点咨询中心”研发的心理自助工具,操作性强,家长拿来就能用。
育英学校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取得成功,唯有孩子的自主动机,才能使这种愿望成为可能。
基于对初中生身心发展需求的了解,学校老师们在阅读《自驱型成长》后,精心设计了日常亲子沟通的建议。
围绕“建立压力控制感模型”、“让孩子成长依赖家长给的控制感”、“帮助孩子建立起自己的内在动机”三方面共设计了38个问题。为了使家长们固化这些亲子沟通小建议,学校把这38个问题重复了12周,并设计和印制成了家校沟通手册,请家长每周填写量表,在完成的建议后打“√”,并让孩子对亲子沟通模式进行评价,老师们也会每周留言关注家庭亲子互动情况及学生的变化。
海淀区太平路小学
太平路小学1954年建校,是一所拥有60多年历史的传统学校。
2014年春,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增加了专家团队数量,聘请了北师大、首师大教授、正面管教顾问、知之花心理咨询师为家长学院特聘专家。家长学院既有普及性的专题讲座又有基于个性问题的沙龙活动,既有每月一次的讲座又有不定期的论坛,如今学校组织家长学院活动共40余场。
国防大学幼儿园(复兴园)
如果说幼儿园教育是“阳光”,那么家庭教育则是那丰沃的“土壤”。
对此,幼儿园专门成立了家委会小组,家委会的成员来自一线教师和各班家长。
此外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
专题性的家长讲座:主要内容有:新小班幼儿家长培训课程,缓解家长入园焦虑及了解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使幼儿顺利入园。
资深专家表示,“海淀家长学校”三级体系,统筹推进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同,引领协同育人之先,创新发展之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基础教育育人模式的实质性转变,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让家庭回归正道、回归生活,让区域家庭教育改革成为撬动教育变革创新的重要支点,构建了适应区域发展、满足家庭和儿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让家庭成为孩子人格完善与信仰培育的奠基之地。
文|京教君
内容素材来源|海淀教科院
“京城教育圈”
政策解析,升学指南,发现价值,分享新知
关注更多教育信息,欢迎大家扫码加入圈友群: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表新帖
回复
楼主新帖
大学生找人代做毕业设计,被枪手曝光,网友:头一次见
《诗经》中的螽斯衍生无数艺术珍品
同样用针管写书法,为何邵岩遭群嘲,“飞书爷”却创造吉尼斯纪录
战国时期的秦国,正是在这项变法中,奠定了一统天下的霸业!
作家如何写出一种普遍的存在
24小时热门
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